首页

品丝论论足网站

时间:2025-05-29 16:30:57 作者:科技向善看杭州:以创新致平等 为残疾人解锁无限可能 浏览量:75079

  中新网杭州5月29日电 题:科技向善看杭州:以创新致平等 为残疾人解锁无限可能

  作者 张煜欢

  “这颗种子在我心里快要发芽啦,每天我都为了它而更加努力呀……”近日,在杭州市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上,浙江省盲人学校合唱团的孩子们在机器狗引领下登台,用纯净童声唱响勇气之歌,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。

  科技与艺术携手共舞,彰显了杭州在科技助残领域的前沿探索。在充满创新活力的杭州,先进的科技成果亦成为承载着对残疾人关爱与希望的温暖载体,它们正悄然改变着残疾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。

盲童与机器狗带来表演。杭州市残联供图

  科技如何以向善的力量,为社会的公平与包容贡献力量?

  智能仿生手、电子导盲犬、外骨骼机器人……这些过去更多出现在科幻电影里的“硬核”高科技,如今都已实实在在地出现在残疾人的日常生活中,为他们的生活推开一扇美好之窗。

  科技助残,是用创新技术帮助残疾人群体完成“不可思议”的改变,让他们看到生活的力量与希望。

  基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研发的新型智能仿生腿,可让截肢患者自如地行走;因视网膜黄斑变性致盲者,能通过佩戴装有人工视网膜视频处理器的眼镜,重见光明……走进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高科技辅具展示体验中心,一个个充满科技感的智能辅具如同一把把钥匙,为残疾人开启了许多“不可能”的大门。

  记者尝试与有着多年智能仿生手佩戴经验的残障人士倪敏成“握手”,感受到了“硬壳”仿生手背后的丝丝温度。“你看,佩戴仿生手以后我还能自如地写作书法,运笔也很流畅。”倪敏成笑着说。

智能仿生手弹琴现场。杭州市残联供图

  近年来,杭州聚力创建“数智助残先行市”,升级完善“辅具智配”“助残E站”“任务中心”等核心应用场景,创新打造助残E站语音端,实现全业务领域数智助残服务事项闭环管理中服务评价、回访、监督的数字化。如今,电子人工喉、头控仪、眼控仪等十余种高科技辅具纳入该市的辅具补贴目录,赋能残疾人共享社会生活。

  不断进步的科技创新成果,正赋予残疾人不一样的生命体验。

  在杭州市钱塘区,诸多智能医疗应用“呵护”着残疾人的健康生活。当地以社区医生开展上门服务工作为牵引,在“浙里办”服务端上架“家医助残”应用,考虑到残疾人出行不便,该应用为残疾人群体提供残疾预防、在线预约、云上诊疗、云上健康宣教等服务,“量身定制”的智能家庭医疗服务,让更多残疾人朋友感受到满满的重视与关爱。在杭州市滨江区,当地的江汉社区开启了“智能无障碍”社区模式,其创新推出AI智能化无障碍公共卫生间,里面不仅有AI人声引导系统,语音播报卫生间内设施情况和位置,还专门配备了盲文引导、警报铃等设备,帮助残疾人独立使用卫生间各设施。

 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,未来杭州科技助残的应用场景或将不断拓展,科技与助残的融合也将更加深入,为残疾人创造出更多的可能,让他们在数字时代中能与健全人一样,共享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和红利。

  “创新是推动助残事业不断向前的最大动力之一。我们很开心地看到,当下杭州一批科技型企业研发出智能仿生手等产品,真真切切地改变了残疾人的生活。”杭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说。

  在杭州,科技创新已化作支撑行走的力量、照亮前路的微光、连接世界的声音。

  不久前落幕的杭州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,票决出杭州市政府2025年度10件民生实事项目,其中提到“为全市0-6岁儿童免费开展孤独症筛查”“康复救助孤独症儿童750人”“新增残疾人就业1400人”等内容。可以预见,在科技力量的持续赋能以及政策的有力支持下,这座智慧之城会以其持续涌动的创新活力,消融障碍的坚冰,为每一位残疾人铺设通往自立、融合、共享美好生活的温暖通途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万达副总裁被带走背后

在当年2月举行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,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的客观现实,并提出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。

丘成桐等逾30位院士专家“把脉”广东梅州发展

世界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由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,每两年举办一届,迄今已举办17届。2019年12月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获得赛事联合承办权,根据中国大体协建议,校方成立“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24年世界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组委会”;去年3月,国际大体联进行现场考察,大体联官员充分认可学校提供的赛事场馆方案。

人民日报连发4篇重磅评论,传递的改革信号非同寻常

在邹骥看来,当前中国最具潜力的绿色低碳领域有三大类。一是能源转型,包括风光水电产业、储能产业、长途输电产业等。风光水电互补可帮助解决用电的间歇性问题,储能技术可提升用电灵活性,特高压直流长途输电也仍有巨大投资空间。

山西运城:国际“朋友圈”再扩容 开放大门越开越大

巩固向东开放。辽宁省将在日本举办大连周、在韩国举办沈阳周,进一步扩大辽宁省在日韩的影响力和辐射面。广泛开展中日韩经贸交流活动,促进与日韩重点产业深化合作。

聚焦“硬道理” 实现“开门红”——新疆一季度经济观察

截至目前,潍坊市大学生“完整就业”服务站已服务大学生群体2000多人,山东省2024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已实现就业2.4万人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